与建设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已完结
超级工程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重磅打造的纪录片《超级工程》将于9月下旬正式与观众见面。这部纪录片聚焦国内重点工程,揭秘其建设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全片共五集,分别为《北京地铁网络》《上海中心大厦》《港珠澳大桥》《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从去年4月立项到今年8月底制作完毕,整个创作团队用了1年多的时间,将那些鲜为人知、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纳入《超级工程》的镜头。“凡是被选入这个片子的工程项目,一定是从体量上能够称得上超大规模,从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国内领先,从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国当下最佳。不仅如此,还必须关系民生,关系未来。” 第一集:上海中心大厦 第二集:北京地铁网络 第三集:港珠澳大桥 第四集:中国风能工程 第五集:LNG液化天然气船
超级工程
-
越山河
-
问天
-
HD
厉害了,我的国
本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绘制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结合十九大精神,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是一部非常有新意的充满正能量的纪录电影。
厉害了,我的国
-
士说新语:院士谈未来
-
青春坐标
-
我在北纬47°等你
-
恰礼乐少年
-
中国公路
-
彩虹
-
风华正茂2024
-
武铉双城记
-
红月亮森林
-
第38集
欢喜盈门
转业军人牛向前,主动放弃省直机关副处长的职务,回到家乡竞选村主任。带领村民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的想法与做法遭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牛向前的岳父田茂山和村里首富刘贵祥处处与其作对,妻子田晓梅对丈夫的做法也不理解,甚至离家出走,要与牛向前离婚。牛向前排除万难,关闭污染严重的石料厂和养鸭厂、建设沼气发电站、成立应急小分队、治理村子环境、招商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可谓一波三折,绝处逢生。最终,牛向前用军人的作风鼓舞了大家,在他的带领下,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田园综合体”建成了,乡亲们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幸福的村庄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欢喜盈门
-
崮上情天
-
第5集
点亮阿里
这是发生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的真实记录。3万名电网建设者正在建造一项新的超级工程,这个工程中有极致的自然环境需要挑战,有世界上少有的500千伏高原变电站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铁塔等待建设,有超过5000公里的超长距离物资运输线。《点亮阿里》5集纪录片,单集50分钟,以超级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阿里联网工程)为主要故事线索,围绕工程建设、医疗保障、生态环保、农牧民用电等多个角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建设故事,以点带面地讲述建设者如何克服高寒缺氧、挑战生命极限、鏖战雪域高原,最终架起“电力天路”,为西藏38万农牧民群众送去光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贡献力量的故事。
点亮阿里
-
巴西世足赛大建设
-
出走的马蹄
-
市委书记日记
-
可乐山林之多彩的家园
-
大爆破
-
人生双行线
-
岛屿少年
-
已完结
奠基者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
奠基者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港珠澳大桥
-
蓝军出击